脱贫攻坚走基层贵州望谟科技助力老林
洛朗村万亩板栗示范基地金秋暖阳,硕果满枝。9月9日,中央媒体“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主题采访团第三小组走进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平洞街道洛郎村万亩板栗示范基地,采访该基地板栗丰收以及产业发展情况,现场体验多元的板栗研发产品,探寻深山板栗“飞天”又上市的逆袭奇迹。“这是板栗饭,这是哆吉栗即食板栗、这是鲜板栗,这还有栗花蜜……”洛朗村驻村第一书记詹俊为记者团热情介绍,目前板栗已经进入丰收阶段,每天大约有30余名群众进园子采收板栗。计件算酬,手速快的一个四五口人的家庭一天少的能有块工钱,多的有多块。记者团在洛朗村采访板栗香,板栗甜,板栗好赚钱……一句顺口溜,常常挂在当地群众嘴边。提起洛郎板栗,当地栗农总是充满底气地说,“我们洛郎板栗品质好名气大,完全不愁销路。”而这样的底气源于庞大的种植规模、高产量和稳定的供应市场。年,望谟板栗成为配餐食品登入吉祥航空86条航线;年,香甜软糯的望谟板栗被登记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年,望谟板栗“哆吉栗”商标在香港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过去的板栗是藏在深山中的平凡坚果,如今“飞天”又上市,已是望谟县响当当的名片。捡板栗望谟县人工种植板栗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虽然老林子结出的板栗小而香糯,但“小弱散”难成规模,产量也跟不上,群众只得守着绿色宝贝过穷日子。“我们洛朗村漫山遍野的板栗树,却是望谟县最典型的贫困村寨,贫困发生率曾高达62.12%。”詹俊介绍,不懂技术不会管理是制约板栗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原因。聚焦特色林业经济,竭力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生态财富转化为发展财富。年,望谟将生态板栗纳入省发改委《关于支持14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业”产业扶贫的意见》,事情迎来转机。栗农捡收板栗近年来,按照县委提出围绕“一棵树”(板栗)推动“一县一业“目标,用好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产业扶贫子基金、涉农资金整合“三项政策”,乘着农村产业革命东风,建立以洛朗为核心的万亩板栗园基地,全县不断扩大板栗种植面积同时,借助技术服务为老林子低产改造,实现提质增效促丰收。“在技术服务方面,我们主要通过省林业局、省农科院、定点帮扶的上海均瑶集团等单位技术指导培训,重点攻克高位嫁接、病虫害物理防治以及修枝施肥等知识要领和实践操作。”詹俊介绍,目前,全村共有5个板栗管理员,手把手实地教授技术,定期培训务工群众,全力做好板栗技术指导“有求必应”。向技术要产量,洛朗村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和专业合作社带动“两个带动”,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分户种植,“五统一分”模式,全力打造板栗绿色产业。板栗种植大户杨昌宏“还是要靠科学!过去板栗每亩产量斤算是高的了,如今,通过精细化管理,亩产可实现斤以上,亩产值可达元以上。”板栗种植大户杨昌宏深有体会,现在自家种了近亩板栗,已经投产的板栗年纯收益不下5万元,也带动了不少当地群众务工就业。近年来,洛郎村大力实施“一县一业生态板栗扶贫产业项目”,洛朗村万亩高产示范园区板栗种植已经达到1.5万亩(已挂果6亩),共分为4个片区,同时发展通草2亩、澳洲坚果亩、养蜂箱,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穷山村换了新面貌。园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充分利用望谟县龙头企业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均瑶集团航空食品需求,采取订单销售模式,签订每斤鲜果3.5元保护价格,稳定市场供。同时,按照“”即公司30%、合作社10%、农户60%的占比,进行管理利益分配,保障农户收益。近年来,凭借良好的市场名气,每年越来越多前来望谟县收购板栗的经销商已成为望谟板栗的销售主力军。记者团拍摄板栗产品截至目前,全县共种植板栗26.2万亩,覆盖带动全县1.8万户7.56万人,其中贫困户约0户2万余人增收。如今,望谟县不断依托企业带动和政策扶持,健全技术培训体系、品牌创建体系、冷链物流体系、销售渠道体系“四个体系”,大力发展板栗产业,提升望谟板栗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真正让群众走上生态绿色的致富路。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吴采丽匡奇燃胡彪唐波编辑徐微微编审田旻佳肖慧
上一篇文章: 贵州G552望谟桑郎卜基垭口至祥乐段 下一篇文章: 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望谟把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671.html